導師諮詢表
為必需填寫欄目
姓名 *:
聯絡電郵 *:
聯絡電話 *:
學校名稱 :
我的查詢:
香港中樂團 - 台灣「校園民歌」的魅力

為音樂增值 周凡夫 

作為這場音樂會主角的齊豫,還有在節目單上可以見得到的一大堆姓名:李泰祥、羅大佑、葉佳修、陳賢德、張弼、邰肇玫、施碧梧、黃大城、鍾麗莉、潘安邦、劉藍溪、陳明韶……,還有那些歌曲名字:《橄欖樹》、《船歌》、《走在雨中》、《鄉間的小路》、《外婆的澎湖灣》、《蘭花草》、《如果》、《你那好冷的小手》、《讓我們看雲去》……標誌著的正是上一世紀七、八十年代,在寶島萌發壯大,再席捲香港、中國大陸,對大中華歌樂文化帶來重大影響的台灣「校園民歌」(註)的片片光華! 

歌曲特性共通六點
如從七十年代下半頁開始算起,台灣「校園民歌」至今差不多已經歷了四十個年頭,齊豫等在當年冒出頭來,至今仍不時登台歌唱的「校園歌手」,和這些現時仍在傳唱的「校園民歌」,得以見出「校園民歌」堅韌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魅力。 

今日從歌曲實質去分析台灣「校園民歌」的共通點,及其產生背景,當有助理解其堅韌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魅力所在,有助增添欣賞的趣味。 

首先,歌曲的調式處理幾全是西洋調式,多採用近代西洋大小調七聲音階,音樂風格上便較為欠缺獨特的民族性; 

第二,西方傳統三和弦為主的功能和聲,仍是該類歌曲的和聲骨幹;間中亦會使用轉調技巧;不少歌譜上都註有三和弦,及和弦轉位的代號; 

第三,伴奏樂器頗為多樣化,但仍以結他為主,而結他的奏法幾全傾向於美國「民歌搖滾樂」及「城市歌曲」的伴奏形式;經常運用的樂器有鋼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、古鍵琴、定音鼓、爵士套鼓、各種敲擊樂,也有加入傳統中國樂器,如琵琶、古箏、胡琴,或以大合唱、小組伴唱。 

第四,歌詞內容主題多圍繞在校園生活瑣事、愛情、親情、鄉愁、流浪、抒發個人意念情感、描畫自然景象,能直接反映台灣社會的時代感情的不多,與社會現實便多少有所隔離。不過,這種局限於「校園」的感情範圍和生活圈子的現象,到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有所突破。 

第五,大部份歌曲都欠缺「中國味道」,這與演唱者的發聲、唱腔,及裝飾唱法等大有關係。演唱這類歌曲的歌手多用「鬆嗓」發聲演唱,僅在無法唱上去的高音時,才勉強用「緊嗓」。 

第六,大部份歌曲旋律流暢,易上口,節奏輕快活潑,給人以熱情、純真、清新與活力的感受。由於詞、曲、作者及歌手,多是具有創意才華,但又未受過科班音樂教育,未經專業訓練的知識份子,所以在歌曲創作上難免有點不合樂理,演唱上不夠完美的現象;但儘管如此,在技巧運用、演出效果等方面來看,卻已接近藝術歌曲的要求,超出了一般「民歌」的層面。 

美國城市歌曲影子 
從上述六點特質可以看出,台灣「校園民歌」深受西洋音樂的影響,風格上的「洋味」重於「土味」。當然,當年的年青一代作曲家、歌手,都有他們自己的技巧和精神灌輸在作品中,但都有意無意地受到美國五、六十年代「民歌復興」運動的影響,背負著深厚的「美國城市歌曲」的影子。好些作品中,結他的伴奏運用,口琴的吹奏方式,鋼琴、套鼓、敲擊樂的伴奏形式和作用,甚至旋律、節奏的特徵,無論在風格上,和技巧上,都有著脫胎自「美國城市歌曲」的痕跡。 

台灣「校園民歌」受到美國城市歌曲的影響,那是因為當年台灣的年青一代,在成長、教育,和生活過程中,都受著美國文化的薰陶,這正反映出當年台灣青年人的形貌,和當年台灣社會的生活形態及文化背景,「校園民歌」也可說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台灣自五十年代以來的社會轉變。 

社會政治背景因素
台灣社會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那三十年來的「現代化」,在工業及國民經濟上獲得了驕人成就,社會的結構開始改變,教育趨向更普及化,新一代成長的知識份子在社會變得富裕的衝擊下,在精神上必須要尋求出路,他們既不願意沉浸於大眾間流行的軟綿綿的「國語時代曲」中,然而學院的藝術歌曲,和傳統的民歌,又未能追上時代的發展,感情上也難以令新一代滿足。 

同時,台灣在「現代化」的過程中,輸入大量美國式的生活形態和文化價值觀,社會上普遍地存在著「崇美」的心態;在音樂上,美國式的熱門音樂,流行曲、城市歌謠,便成為感情上無處渲泄的年青一代抒發的出口;加以台灣政府一直以來在音樂教育上的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,將傳統的中國音樂看作老古董,使大眾與「中國音樂」隔離得愈來愈遠。 

因此,當七十年代台灣刮起鄉土文學運動,台灣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地位發生變化,都對校園中的青年學生帶來重大衝擊,民族感情上的醒悟逐漸在新一代中瀰漫開來,西方的流行歌曲被視為一種入侵的舶來文化,再難令大家滿足,從而要求「唱自己的歌」,從「無歌的一代」進到「自己寫,自己找一首歌的時代」! 

然而,因為在教育上、生活習慣上,美國的事物、生活形態、價值觀等都已潛移默化,當年新一代的歌手,作曲家,在有意無意中,便寫出了「脫胎」自「美國城市歌曲」的新歌,知識青年、大眾市民,亦很容易接受這種美式風格的歌曲,加上傳播媒介和知識份子的刻意推動,一種當時被稱為「民歌運動」的社會風氣就迅即形成,學生青年亦變得狂熱投入。 

良莠不齊陷入困境
由此可見,台灣「校園民歌」實在是台灣年青一代在政治、社會環境轉變衝擊下的一種思想出路。當時台灣的青年人,豎起「中國現代民歌」的鮮明旗幟,在短短五、六年間,建立了群眾基礎,爭取了社會認同,很快地,影響力還幅射到香港和中國大陸,飄過海峽,流唱到香港和中國大陸。 

然而,曾幾何時,台灣「校園民歌」卻因為走向商業化、媚俗化、格調偏低、歌手變質、欠缺創意、作品質素良莠不齊等等原因而陷入困境。加上台灣當局深恐「懷鄉」與「流浪」這兩種在當年「校園民歌」中很普遍的思緒,會影響台灣的「民心」,為此,「懷鄉」與「流浪」內容的歌曲,如《橄欖樹》等,便曾一度未能通過台灣文化局的審查而被禁於電視電台播放。 

可以說,這場「民歌運動」的熱潮很快便過去,好些推動者都靜止下來。然而「校園民歌」的影響力卻未有就此消失,「校園民歌」中的特質影響了大中華地區的流行音樂發展;經過時間的淘汰,去蕪存菁,優秀的「校園民歌」得以繼續流傳下來,這次編配成大型民族樂團,並請來齊豫繼續傳唱,散發著的魅力,又會變成怎麼樣呢?那可是「校園民歌」新的生命力呀! 

(註)台灣「校園民歌」之名當年帶來不少爭議,稱為「校園歌曲」確是會更準確些。

 
分享到 推荐到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