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師諮詢表
為必需填寫欄目
姓名 *:
聯絡電郵 *:
聯絡電話 *:
學校名稱 :
我的查詢:
周凡夫 -「天籟春曉」(為音樂增值)

(為音樂增值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周凡夫

西南西北風情畫


這套以「天籟春曉」為題的新年音樂會節目,標題所指當然是選奏的音樂都是美如天籟之音,強如春曉之聲,寓意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來迎接新的一年。其實,更闊一點的層面來看,這套節目要展示的卻是中國音樂中色彩更鮮明,在求真、求善、求美方面更直接的大西南和大西北的音樂,採用一幅一幅動人心神,富有生命色彩的風情畫來開始新的一年。


大西北與大西南

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,一般指文人音樂、宮廷音樂、宗教音樂等較「專業」的傳統音樂,較受儒道釋三家影響,追求「中和」與「天人合一」,被視為音樂追求的「最高境界」,重視音樂與倫理、教育和哲學思維的聯繫,講究意境,重視形神、虛實、情理、氣韻、文質等等美學範疇,這可說是中國「專業」的傳統音樂的美學特徵。

這套「天籟春曉」音樂會的樂曲,包括李煥之的《春節序曲》、姜瑩的《絲綢之路》、趙季平的管子協奏曲《絲綢之路幻想組曲》(這次祇選奏其中四個樂章)和王建民二胡與樂隊《天山風情》,儘管都是專業作曲家的原創「專業」音樂,但卻不被這種中國傳統音樂的美學特徵局限,更多的是大西北地域的民間色彩。同樣地,由蝶當久和楊一芳這兩位苗族歌王在「現代化」的民族樂團伴奏下所唱的苗族民歌,亦沒有因為專業的樂隊編曲而喪失大西南地域的民間色彩。


價值取向三大類

中國的民間音樂,形與神都非常多樣化,大大超出了「中和」的原則,亦難網羅在「清微淡遠」、「天人合一」的範疇。不同地域都因自然地貌、民俗風土的不同而形成各種各樣的民間音樂,既有如火般的東北吹打、蘇南吹打、熱情的《瞧情郎》,又有「細吹細打」的江南絲竹;既有「活潑明快」的廣東音樂,又有「氣勢磅礡」的舟山鑼鼓;而不同地方的說唱,更是兼有詼諧幽默,千古滄桑。可以說,在民間音樂中,既能找到大紅大綠,也有白描淡墨;既有工筆、也有寫意,就像人性那樣複雜和多姿多彩。

由於民間音樂這種複雜性,就價值取向和準則而言,中國民間音樂看來亦不全在於追求所謂善的「中和」,也不全在於追求真的「天人合一」。民間音樂的價值取向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:

一是刻劃老百姓求取生存時在生活上所面對的悲歡離合等人生問題,如《走西口》、《喜相逢》、《繡荷包》、《二泉映月》、《澧水船夫號子》等;二是抒發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,對生活對鄉土的熱愛的感情,如《姑蘇風光》、《青溜溜青》、《漁舟唱晚》等,這類豪樂則有追求真善美的價值取向,有時更突出對真和善的讚頌;三是展示民間老百姓的創造力和生活才智,及追求形式美的作品,如《猜花》、《猜調》、《陽春白雪》、《春江花月夜》、《平湖秋月》、《十面埋伏》、《中花六板》等等。


色彩繽紛且多姿

雖然如此,民間音樂的藝術追求,也不外乎是求真、求善、求美。單一地突出求善的內容美學在民間音樂中確是不多,較多的是追求「真善美」相對平衡的一類;第二類強調感情美學的則不在少數;第三類則主要是追求形式美的,這類音樂往往深受大眾歡迎。這些追求形式美的作品和西方的「純音樂」並不一樣,往往亦是有標題,有具體內容的,呈現的是老百姓的智慧、才能、生活經驗和態度。

中國民間音樂的風格更明顯地和不同地域、不同民俗文化風情、不同生活習慣有著密切關係。這套節目的器樂曲,在題材上,音樂風格上,都和大西北地域具有緊密關係,民風粗獷強悍勇武,音樂風格同樣粗獷遼闊、厚重,且帶有西域的「異國情調」,色彩亦顯得特別豐富濃烈。

蝶當久和楊一芳兩位苗族歌王所選唱的苗族民歌,可視為是難得一聽的「天籟」,這些民歌一如雲南及貴州眾多少數民族聚居之地域,文化與風俗亦隨民族之不同而變得豐富多姿,音樂風格亦富於色彩,這些色彩和大西北可說是異乎其趣,各顯顏色。為此,在這場音樂會中展現的當會是一幅一幅色彩相異,繽紛多姿的大西南、大西北的風情畫。




 
分享到 推荐到豆瓣